说和做课文(说和做学习内容全解)

“人家说再做一次,我就再做一次。”

“人家说的不一定做,我做的也不一定说。”

作为学者和诗人,闻一多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里,对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时,他已经是一个诗人,但他对研究的兴趣很强。他在钻古书的空子,像是在地壳里寻找宝藏。越高,越难爬;越练越强,越坚持。他要吃,要消化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历史,眼睛是雪亮的,一直在拍远在历史之前的。他想为我们衰落的国家开出文化药方。从1930年到1932年,“看、听、问”只是处于“看”的初级阶段。他以唐诗起家,却从不望园,从不下楼,一生清贫。晚年的杜甫懒得“一月梳头”。温先生的头发也总是很乱。他来自没有时间和。饭,几乎忘了吃,他贪吃精神食粮;他晚上睡得很少,为了研究,珍惜每一寸阴,分之不尽。夜灯是他的伴侣,因为它打开了光明的道路和“漂白的墙壁”。

安静,沉默,不被听见。一个又一个方形竹纸大笔记本,密密麻麻写满了小楷,像一大群蚂蚁。经过多年的努力,《唐诗杂评》是凝结的果实。

他没有先说,但他做到了。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做”,他自己没有“说”。他从唐诗转到了楚辞。历经十年艰辛,一份“校补”赫然问世。别人都在赞叹,惊叹,唯独闻一多先生自己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一步。他全神贯注于他的思想,他成了“为什么不下楼”的主人。

只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一个方面。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一个方面——作为一个革命者。在这方面,情况完全不同,与过去相反。

作为民主斗士和青年运动的领袖,闻一多先生“发言”了。起初是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见;后来他的声音越来越大,向全国人民高呼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他在给我的信中说,“这个身体没有优点。既然有心有口,就要说得开心!”

他“说”,接着是“做”。这已经不是“先做后说”或者“做了不说”了。现在,他说了就做了。言语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是以生命为代价的。

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写道:“我代表我最近的一项工作给你寄去两份油印本。请把它们传下去。”

这是他写的争取民主反对独裁的政治传单!

李公朴同志被害后,警报声四起,形势十分紧张。知道有挤兑钱的事,文先生在群众大会上大胆咒骂特务,大方地说:“站出来!站起来!”

他说了。真的很刺激,很感人,很励志,很斗牛,很大声!

他“说”:“我们要像李先生那样,做好走出大门的准备,但不会再踏进大门。”

他“做到了”。在《决一死战》中,形势紧急,他昂首挺胸,胡须飘动,走到了游行队伍的最前面。他终于用宝贵的生命证明了自己的“言”和“行”。

闻一多先生是一位杰出的学者,一位充满激情的杰出诗人,一位勇敢的革命烈士。

他是个大嘴巴。他是这行的高标准。

【文章分析】

本文选自1980年2月12日《人民日报》。本文不是传记,而是叙述闻一多先生的主要事迹,展示他的高尚品格,高度赞扬他的革命精神。

【背景介绍】

五四运动期间,闻一多在北京清华学校读书时就参加了学生运动。1922年赴芝加哥美术学院学习,后攻读文学。1925年回国后,任武汉大学、青岛大学、清华大学教授。1937年,抗日战争开始时,他在昆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任教。1943年后,在目睹蒋介石反动政府的腐败后,他愤怒地奋起,积极参加反对独裁和争取民主的斗争。1946年7月15日,他被一名特工暗杀。作为闻一多先生的学生,臧克家写下了《我的丈夫闻一多》,以示对他去世的哀悼。1980年2月,我写了这篇文章,介绍闻一多先生作为诗人、学者和革命家的光辉事迹。

1930年至1934年在青岛大学学习期间,臧克家是闻一多先生的师傅,经常出入闻一多的办公室和家里,向老师们求教。闻一多也非常欣赏臧克家。1932年回到清华任教后,他写信给臧克家说:“如果你有一个知己,你可以没有遗憾。你一个人在青岛就够了。”可见我们彼此了解很深。闻一多先生逝世后,臧克家于1946年8月写下《我的丈夫闻一多》以示悼念。

1930年,全国青岛高考成绩出炉,一个20岁的考生数学零分。他的作文只感慨地写了三首新诗:“人生永远在追逐幻光,但谁把幻光当幻光,谁就沉入无底的大海。”按说这个考生肯定考不上。然而问题是,他遇到了一个眼光独到的考官。这位考官是文学院院长闻一多先生。从这三首杂诗中,文先生发现了这个年轻人潜在的才华,决定破例。果然,这个年轻人没有辜负文先生的期望,很快就发表了一首又一首的新诗。1933年,他出版了轰动一时的诗集《烙印》。这个年轻人就是臧克家,他后来在诗歌中成名。

[学习目标]

1.认识作者臧克家和闻一多;把握课文的整体内容,理解文章的思想。(重点)

2.学习文中结构严谨巧妙、选材精准的技法;体会文章的语言风格,精炼、含蓄、充满感情,有叙述、有议论。(困难)

3.学习闻一多先生严谨治学,敢说敢做,言行合一,做一个高尚的人。(重点)

【单词积累】

高(mi)毅力(qiè)激烈(jiǒnɡ)衰败(Shuāi)盲园(kuρ)穷年(wρ)苦心(li)心不在焉(yān)深夜(xiāo)伙伴(l^

Ant Paiya (yá)卓有成效(shuò)纠正(jiao)令人印象深刻(hè)奉献(qián)

心灵和精神(nínɡ)完全不同(Jiǒnɡ)是重复(dié)是慷慨(kǐ i)是斗牛(dǒu)是杰出(zhuó)是澎湃(pài)

毅力:坚持雕刻。比喻坚忍不拔,锲而不舍。

维族年:常年努力做这个。

耗尽自己的努力:耗尽自己的努力,也就是付出全部的精力。

专心:专心,专注,深入。

精神集中:指精神高度集中,一心一意。

豪爽:形容说话写文章的意气风发,文字无忧无虑。

斗牛:形容气势可以冲天。

[知识链接]

闻一多(1899-1946),湖北浠水人,著名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代表作有诗集《红烛》、《死水》、学术著作《神话与诗歌》、《唐诗杂评》等。1925年3月,他在美国留学期间,写了一首组诗《七子之歌》,表达了深厚的爱国情怀。

毛泽东在《告别司徒雷登》中盛赞闻一多:闻一多一怒之下,双肘猛击国民党的手枪,宁倒也不屈服。

【作者简介】

臧克家(1905-2004),山东诸城人。被誉为“农民诗人”、“泥土诗人”。他的诗歌往往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强烈的爱恨情仇;语言流畅、浑厚、真实、朴实、精炼。代表作有诗集《一些人——回忆鲁迅》、《老马》、诗集《烙印》等。

从小受家庭影响,臧克家喜欢古典诗歌和民歌。1932年开始写新诗,以一匹老马成名。1933年,他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品牌》,这是他最有影响力的作品。他的创作生涯持续了80年。成就之丰,影响之大,堪称“中国新诗活史”。人们熟悉的是他为纪念鲁迅先生而写的《有的人》。

[结构梳理]

第一部分(1-7):叙述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的言行,表现出他务实、勤奋、谦虚、淡泊的品质。

第二部分(8-20):描述闻一多先生作为一个“说”和“做”的革命者的特点。

【句子分析】

1.“别人怎么说我就怎么做,但我还是要再做一次。”

“人家说的不一定做,我做的也不一定说。”

引用闻一多先生的话,点出话题,形成对比,突出闻一多先生“说”和“做”的态度和原则,制造悬念,引出下文。

2.作为学者和诗人,闻一多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里,对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下方提示,表明以下内容为作者记忆,增强文章真实性。

3.那时,他已经爱上了诗歌,却对研究感兴趣。他在钻古书的空子,像是在地壳里寻找宝藏。

比喻研究古代经典犹如寻宝,生动地刻画了闻一多先生务实执着的学术研究精神,表达了作者对闻一多先生的敬仰之情。这里的“钻”巧妙地运用了“学而探之”的比喻意义,配合“向”字,将叙述由静态变为动态,生动地表现了闻一多先生钻研古代经典的刻苦精神。

4.越高,越难爬;越练越强,越坚持。

用典工整,充满感情,表达了作者对闻一多治学精神的赞美,使文章富有文化意蕴。看得越高,爬得越艰难;越是难学的东西,越会坚持。整齐的句式,叙述与讨论的结合,写出了闻一多“说”与“做”的态度和原则——严谨而踏实,勇敢而执着。

他要吃,要消化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历史,眼睛是雪亮的,一直在拍远在历史之前的。

“吃得完”、“消化得了”、“射得远”等字眼,显示了闻一多先生潜心研究、执着追求的精神。

6.他想为我们衰落的国家开出文化药方。

“开文化药方解困”是一个比喻性的说法,指的是想办法让我们的民族文化繁荣起来。从上世纪20年代末开始,文先生过了十几年的“读书生活”,试图找到一条文化上振兴民族的道路。

7.从1930年到1932年,“看、听、问”只是处于“看”的初级阶段。

中医诊断疾病的方法。拜访是第一步。

望: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表情、发育等。

闻:听闻,即听病人的声音,咳嗽喘息,嗅出病人的气味;

问:询问患者的症状、既往疾病等。

切:用手摸脉搏或按压腹部,看有无肿块等。

“视、听、问”是拟人化的,把我们的民族比作一个病人。闻一多从文化研究中救国的方法只是第一步。

8.他从唐诗开始,但他没有往花园里看,所以他没有下楼,一生都在贫困中度过。

四个四字成语的使用,显示了闻一多先生对古代经典的研究,突出了他对知识研究的专注,表达了对作者的赞美。

9.杜甫晚年懒得“一月梳头”。温先生的头发也总是很乱。他来自没有时间和。饭,几乎忘了吃,他贪吃精神食粮;他晚上睡得很少,为了研究,珍惜每一寸阴,分之不尽。

细节方面,如“头发凌乱”、“睡眠不足”等,描写了闻一多先生因工作繁忙无暇顾及自己生活的情况,表现了他的敬业状态和拼搏精神;“贪”在这里用作贬义词,一贪一怜,形象地刻画了闻一多先生废寝忘食不知疲倦的学者形象。

10.午夜的光是他的伴侣,因为它开辟了光明的道路,“漂白的墙壁”。

我本该在深夜一盏孤灯的时候感到孤独,但闻一多却乐此不疲,投身学术研究。《漂白四壁》引自闻一多的诗《平安夜》,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前途和人民命运的关注。引用《漂白四壁》,意在表现文先生深夜研究的从容,与“开辟光明大道”一脉相承。

11.安静,不要出声,不要被听见。一个又一个方形竹纸大笔记本,密密麻麻写满了小楷,像一大群蚂蚁。

在这篇文章中,“一窝蜂的蚂蚁排官”指的是闻一多先生的精心写作和敬业精神。通过运用比喻修辞,闻一多先生的文字写得生动工整,显示了闻一多先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典型的细节表现了闻一多先生一丝不苟、严谨的治学态度。

12.历经十年艰辛,一份“校补”赫然问世。

《十年》突出了时间的长度,表现了苦难的深度;“赫然”二字,寓意惊人,显示了闻一多先生在楚辞研究上的巨大成就,表达了作者对闻一多先生的由衷赞美。

13.他全神贯注,心思已定,成了“何不下楼”的主人。

他极其专注和深入,除了学术研究,没有什么能让他分心。

14.在这方面,情况大不相同,与过去相反。

“与过去一致”一词,说明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者的一面与作为学者的一面不同,引起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15.他在给我的信中说,“这个身体没有优点。既然有心有口,就要说得开心!”

以信为据,确凿可信。引用闻一多先生的话,显示了他正直无畏的品格。“定”字,可见闻一多先生的决心。

16.他“说了”,接着是“做了”。这已经不是“先做后说”或者“做了不说”了。现在,他说了就做了。

通过对比,说明闻一多作为革命者的一面和作为学者的一面是完全不同的:作为一个革命者,他应该在宣传革命真理上“玩得开心”。体现了闻一多正直果敢,为民主敢说敢做的果敢精神。

17.言行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是以生命为代价的。

“以生命为代价”既反映了当时黑暗的社会环境,也表现了闻一多先生的大无畏精神。

18.李公朴同志被害后,警报声四起,形势十分紧张。文先生知道麻烦大了,就在群众大会上大胆地咒骂特务,大方地说:“站出来!站起来!”

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生动地表现了闻一多先生的正气;闻一多先生的语言描写,突出了闻一多先生誓与反动派斗争到底的愤怒情绪,表现了他勇敢无畏的革命精神。

19.他说了。真的很刺激,很感人,很励志,很斗牛,很大声!

通过运用一系列节奏紧凑的短句,凸显闻一多先生“说”得与失的道理,他的“说”催人奋进,催人奋进,表达了作者的赞美。

20.他“说”:“我们要像李先生那样,准备前脚踏出大门,但不会后脚踏进大门。”

引用闻一多先生的话,表现了他勇敢无畏的死亡精神。

他“做到了”。在《决一死战》中,形势紧急,他昂首挺胸,胡须飘动,走到了游行队伍的最前面。

细节描写再现了闻一多先生大义凛然、畏死不慌不忙的形象,表现了他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作者的赞美和敬仰之情可以说是呼之欲出。

21.闻一多先生是一位杰出的学者,一位充满激情的杰出诗人,一位勇敢的革命烈士。

“杰出”、“激情”、“勇敢”等词汇高度概括了闻一多先生在不同领域的卓越成就和人格热点。

22.他是个大嘴巴。他是这行的高标准。

讨论并指出文章的中心。赞美闻一多先生不仅敢于大声说真话,而且敢于牺牲自己的伟大精神,突出他在“说”和“做”方面为我们树立的光辉榜样。

[中心思想]

本文叙述了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和革命家的所言所行,展示了他严谨的学术态度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突出了他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以及他对国家、民族和民主的献身精神。

[写作练习]

与闻一多先生有关的故事很多。你看怪不怪试着为这篇文章增加一两个例子。

【内容梳理】

1.这篇文章的结构是如何安排的?

引用闻一多的原话,从“说和做”这个话题开始。全文

\”…——作为学者的一面”

两句话之间的过渡:“……——作为一个革命者”。

2.文章写了闻一多先生的哪些事?

学者:闻一多先生著有《唐诗杂评》、《楚辞补正》、《古典新义》三部书。

革命者:闻一多先生起草政治传单,在群众大会上发表演讲,参加示威游行。

3.前两段使用了哪些写作手法?有什么效果?

这两段文字是通过引用和对比写成的。开门见山,写出闻一多先生“说”和“做”的态度和原则,展现闻一多先生严谨踏实的学术态度和谦逊的品格。

4.作者主要介绍闻一多作为学者的哪些方面?尽量简单解释一下。

本文主要介绍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的治学宗旨、治学态度、治学精神和治学成就。

学术目的:寻求解决国家衰落问题的药方。

学术态度:严谨。

学术精神:孜孜不倦,废寝忘食。

学术成果:硕果累累。

5.试着简单解释一下第五段的作用。

在内容上,突出了闻一多作为学者的“说”与“做”的原则——“先做后说”,总结了他作为学者的突出贡献。结构上,既照顾到开头,又总结了上面的。

6.在第4-6段中,作者以闻一多先生的《唐诗论丛》、《楚辞校勘补》和《古典新义》为例。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①以闻一多先生写的三本书为例,展示他谦逊、谦虚、淡泊的品质,展示他一丝不苟、兢兢业业的学术态度。

②将卓越的成绩与谦逊的品质进行对比,突出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的“说”与“做”的原则——“做了之后说”,“做了之后不一定说”。

7.第7段和第8段使用了哪些表达,它们的作用是什么?

这两段是过渡段。第7段通过讨论总结了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的上述“说”和“做”,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第八段引导下面,从一个学者到一个革命者。这样联系紧密,脉络清晰,过渡自然。两个方面用简洁的语言并列提出,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8.第一部分中的“说”是什么意思?

我会做我被告知的,但是我会做我被告知的。

人家说的不一定做,我做的也不一定说。

向别人宣布你想做什么或者坦白你做过什么。

他没有先说,但他做到了。“做”,他自己没有“说”。

意思是夸夸其谈。

这部分少了“说”,主要是赞美闻一多先生的实干精神和谦虚美德。

9.闻一多作为革命者的“说”包含了什么?

“讲”是指革命的宣传动员,反动派的揭露和申斥。《讲话》这一部分主要是歌颂闻一多的战斗精神、爱国热情和言行一致的道德品质。

学者闻一多潜心学习,说“再做,不要再说”;闻一多是一位民主斗士,敢于为人民说话,不畏敌人。他是“言出必行”。

这反映了闻一多对社会认知的改变和对不同道路的选择。他的“说”与“做”是相通的,这是他作为一个杰出的学者、伟大的爱国者和勇敢的仁人志士的体现。

10.闻一多先生明知局势紧张,仍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作者写这个的意图是什么?

事实表明,闻一多先生说到做到,而且“做到”比“说”更坚决。局势的紧张与闻一多先生的大义凛然形成鲜明对比,凸显其言行的品质。

11.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是什么?

段末两句话在内容上点出了全文的中心,高度概括了闻一多作为一个学者和革命者的优秀品质。《嘴巴的巨人》是指闻一多为正义、民主、自由发声;“高标准的行动”意味着闻一多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

从结构上总结全文,从头到尾参考。

12.总结闻一多先生的精神和品质。

严谨勤奋的学术态度,无私无畏的战斗精神,澎湃执着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

13.在叙事上,本文注重通过细节描写来展现闻一多的性格。结合文中一两个例子,谈谈这种写作方法的优点。

作者给具体的例子补充了很多细节。比如“我看不到花园,我不能下楼”、“我的头发很乱”、“我睡得很少”这样的细节,就显示了闻一多的拼搏精神。

“一个又一个大大的方竹纸笔记本,写满密密麻麻的小楷,如一大群蚂蚁排成一排”,可见闻一多细致严谨的态度。

再比如,闻一多先生在讲话中“慷慨”的一句“你站起来”,描绘了他“昂首挺胸,胡须飘飘”的从容姿态,凸显了闻一多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14.闻一多前后期的思想性格有什么特点?前期和后期有什么变化,有什么共同点?

前期:致力于学习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硕果累累。

坚持不懈,全力以赴。

后期:加入民运,敢于为民发声。

无所畏惧,视死如归。

变革:从学者到民主战士

共同点:言行一致。

变化原因:社会认知的变化。

15.闻一多作为学者的“说”和“做”与作为民主斗士的“说”和“做”有什么区别?他们彼此有关系吗?试着根据课文做一个简要的分析。

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前期致力于学习,是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他不畏艰难,废寝忘食。几十年后,他终于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

闻一多先生作为民主斗士,后期积极投身民主运动,敢于为人民发声,面对凶恶的敌人无所畏惧,视死如归,体现了民主斗士的勇气,成为中国革命知识分子的楷模。

文先生前期和后期的不同道路,反映了他对社会认识的变化。但作为一个杰出的学者,一个伟大的爱国者,一个言行一致的仁人志士,他是一以贯之的。

16.默读第一部分,说:这部分给出了哪些例子?选取这些案例的角度是什么?具体是怎么安排的?

举三个例子:三本书的写作:《唐诗杂评》、《楚辞补正》、《古典新义》。写《唐史杂论》的例子,是从“做”的角度,再到“说”的角度选取的;另外两个例子是从“做”而不一定是“说”的角度选取的。详细写第一件事,简要写后两件事。

17.作为一个学者,闻一多可以描述很多东西。作者为什么选择写《唐诗杂文》《楚辞补正》《古典新解》三本书来展示?

作者选取的素材具有典型性,少能胜多。这三件事,已经表明了闻一多先生严谨勤奋的学术态度和孜孜不倦的钻宝学术精神。

18.作者从哪些方面详细描述了闻一多先生写《唐诗杂评》时的情况?它突出了什么?

写闻一多先生的唐诗研究,并没有写他研究的细节,而是着重写他研究的目的和态度。说明闻一多先生研究学问的目的是为了救国,说明了闻一多先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和细致严谨的态度。

19.作者在叙事过程中穿插了哪些形象描写?试分析其功能。

肖像:明亮的眼睛,看不到花园。

一个又一个方形竹纸大本子,密密麻麻写满了小楷,如一大群蚂蚁。

作用:使闻一多可敬的高大形象具体再现,使其精神、性格、风格得以具体感知。

20.在你认为生动漂亮的句子或单词下面画线,并告诉我为什么。

(1)生动而富有感染力:

比如“他在钻古经”,没有用“研”字,而是精挑细选了“钻”,其中蕴含着隐喻,既形象又寓意丰富。而且句式变成了“钻了……的空子”,叙述从静态变成了动态,给人的感觉不再是客观的介绍,而是热情的赞美。

(2)简洁含蓄

比如“说”这个词很常见,但作者赋予了它很多含义。

“说”在一开始就是向别人宣布你想做什么,或者坦白你所做的事情。

第五段和第六段中的“说”是吹嘘和自夸的意思。这里的“不说”,主要是赞美闻一多先生的实干精神和谦虚美德。

作为一个革命者,闻一多的“谈话”是对革命的宣传和动员,是对反动派的揭露和斥责。其实不仅是“言”,更是“行”。这种结合一定的语言环境灵活赋予同一个词不同含义的表现手法耐人寻味。

(3)富有音乐美。

善于运用成语或模仿成语结构,如“我看不到花园,我不下楼,我在贫困中度过了岁月,我努力了”,“我深深地吸收了,我的心灵会平静下来”,“我完全不同了”,“我总是一样”,“警报很多,局势紧张”等等。结构整齐,节奏感强。

21.这篇文章在选材上有什么特点?

在选材方面,作者注重材料的典型性,即选取有代表性的事件来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至于闻一多先生的“学者风度”,笔者仅选取他的《唐诗杂评》、《楚辞补正》、《古典新解》一文来描述。至于“做一个革命者”,选取三件事作为例子:起草政治传单、在群众大会上演讲、参加示威游行。

闻一多先生的经历和作品都很丰富,作者可以描述很多东西。但作者只是从大量材料中选取了这六件事,展现了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学术态度,无私无畏的战斗精神,澎湃执着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

22.作为一个学者,闻一多的意思是“再做一遍”或“做而不说”,而作为一个革命者,闻一多的意思是“说而做”。目前应该如何处理“说”和“做”的关系?

生活中要学习闻一多先生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性格。只要是对的事情,说了就一定要做到,不会食言。

(0)
上一篇 2022年7月18日
下一篇 2022年7月18日

相关推荐